9月24日上午,杨学前副校长一行莅临国际学院进行调研,并主持召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座谈会。国际学院院长戈秀兰、书记鲁晓丽、副书记欧明任以及师生代表参加了此次座谈交流。
座谈会上,国际学院院长戈秀兰就学院自开学以来的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汇报。从期初教学检查到25级新生见面会及入学教育,从各级教学管理会议到学院新专业的申报工作,全面展现了学院在提升教学及管理水平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努力。随后,鲁晓丽书记围绕学院的党建工作及留学生中心的管理工作进行了详细阐述,不仅介绍了党组织的建设、党员教育管理等工作的展开情况,还分享了在管理留学生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与成果,凸显了学院在跨文化交流与融合方面所做的扎实工作。
在认真听取汇报后,杨学前副校长与在场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他们在教学、学习和生活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与需求。基于调研情况,杨学前副校长对国际学院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他指出,国际学院拥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应充分发挥自身特色,积极探索中方学生与留学生相互融合的有效模式。通过搭建多样化的交流平台,鼓励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开展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互动,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想碰撞与知识分享,从而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针对学生的培养,杨学前副校长特别强调,学院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深度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思辨能力。他希望教师们能够引导学生突破传统思维模式,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此外,他还建议学院建立校友追踪机制,加强对毕业校友的管理与联系。通过定期回访及时了解校友的职业发展状况及对学校的评价反馈,以便不断优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校的办学声誉和影响力。
此次调研座谈会为国际学院明确了发展方向,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意见。国际学院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认真落实各项建议,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为中外合作办学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相关附件: |